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技术前沿 > 植物保护植物保护
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
发布时间:2016-11-15作者:陈继清来源:云南省石林县鹿阜街道办农业中心点击:
-
番茄灰霉病又叫烂果病,近年来危害损失逐年上升,主要危害茎、叶、果实。果实发病先见果皮局部变为灰白色,果实失水后僵硬,天气潮湿果实上会长出灰绿色或灰褐色绒毛状霉层,叶片发病先从叶尖开始,病斑成楔状向内扩展,病斑黄褐色,中间有轮纹。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,病斑上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,病菌寄生性不强,低温光照少、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。低温高湿是造成温室番茄灰霉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,其次与栽培密度有关,灰霉病的发生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发病严重,亩超过2400棵发病较重,防治也困难。 番茄早期茎叶发病,为果实发病提供大量菌源,第一穗果开花期遇低温高湿最易发病;第一、二穗开花结果期间、套作多,通风透光不良,棚室内湿度高,发病会加重。 防治方法:一是合理密植,大棚种植最好采用单杆整枝。二是注意通风透气,降低田间或(棚内)湿度。三是即时摘除、修除下部枯枝和侧枝、侧叶,加强通风和空气流通,以降低湿度。四是发现病株、病果应及时清除销毁,收获后彻底清园,翻晒土壤,可减少病菌来源。五是田间初发现病株、病果应随即摘除外,还要选喷 下列药剂防治: (1)50%速克灵(腐霉利)可湿性粉剂1500—2000倍液。 (2)50%扑海因(异菌脲)可湿性粉剂1000—1500倍液。 (3)70%甲基托布津800—1000倍液等。
上一篇: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方法
下一篇: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要注意哪些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