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技术前沿 > 植物保护植物保护
多屏障狙击土壤病虫害
发布时间:2016-11-07作者:来源:中国农资导报网点击:
处理灌溉用水,也可以有效减少土壤病虫害数量。曹坳程介绍,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利用粗沙子、细沙子、沸石对农田灌溉用水再处理,可有效减轻病虫害和病原菌,预防土壤病虫害。不仅如此,经过处理再利用后,肥水管理费用减少了三分之二。
无土栽培也是防治土壤病虫害的方法之一。据介绍,过去的无土栽培往往用珍珠岩、蛭石等材料,近些年材料有了突破,采用玻璃珠等材料更洁净,且可重复利用。将玻璃珠放入水肥溶液后,珠子会吸收肥料,蔬菜种完后,可将玻璃珠清洗重复利用。曹坳程认为,土地越来越少,未来无土栽培将会是趋势。在美国夏威夷,用无土栽培的方法防治姜瘟病。韭菜容易长韭菜蛆,也可以通过无土栽培来解决。但该技术要求较高,在北京等地有示范园,还未大范围普及。
消毒可化解土壤顽疾
在常年发病、连茬病害严重的地块,化学防治和农事栽培已不能有效解决问题,土壤消毒成为最后的拯救者。曹坳程说,土壤消毒具有高效、稳定杀灭真菌、细菌及地下害虫的效果,是克服重茬的较好方法。
在化学消毒方法中,以溴甲烷为代表的熏蒸剂曾被广泛使用,但由于溴甲烷面临禁用,替代药剂如氯化苦、辣根素、棉隆等逐渐占领了市场。“目前国外草莓种植,主流的土壤消毒方法为以氯化苦为主的化学消毒”。国内唯一的氯化苦生产厂家——大连绿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立介绍,氯化苦土壤消毒的适宜土壤深度15~25厘米,适宜温度15~25℃。春冬季施药,土壤温度至少在12℃以上,避免在极端气温(低于10℃或高于30℃)下操作。
除了化学消毒技术,一些新型方法处在研究、试验、推广阶段。
太阳能生物熏蒸技术是一项突破性技术。将植物残体及鸡粪、牛粪混合打到地里旋耕,夏天可以产生硫化物、醛类、胺类气体,起到熏蒸效果,还能增强土壤肥力。西班牙、意大利等正在推广这项技术。
厌氧消毒技术在日本、美国使用较多。在土壤中施入酒精,用密闭性好的特殊塑料布覆盖,保持封闭、厌氧环境杀菌。
蒸汽消毒是利用温度变化杀死病虫害。50℃持续30分钟,可将线虫杀死;60℃持续30分钟,真菌基本杀死;70℃持续30分钟,细菌、杂草也被杀死。
一些生物制剂也被用于防治土壤病虫害,如哈茨木霉、荧光假单胞菌等。
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专业化的土壤消毒服务公司或者组织,而中国目前从事这一产业的企业不多。曹坳程认为,专业化的土壤消毒服务,农药由有资质的人员使用,保障了使用的效果和安全性。
据介绍,在美国用量前20位的农药中,毒性较低的天然物质占10个,熏蒸剂占6个,除草剂4个。而中国用量前20位的农药中,杀虫剂10个,杀菌剂5个,除草剂5个。中国保护地面积超过380万公顷,土壤消毒面积不到1%。专业化的土壤消毒产品、服务发展任重道远,商机无限。
线虫防治需多管齐下
随着“毒生姜”等事件的曝光,线虫病害走进公众视野。毫无疑问,线虫目前是土壤病虫害防治中的难题。
线虫防治领域专家、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彭德良教授介绍,据不完全统计,线虫病害使中国各种作物年均产量损失10%~15%,金额高达700亿元。蔬菜根结线虫年损失超过500亿元,受害严重的保护地绝收或毁棚;小麦孢囊线虫危害面积超6000万亩,减产约500万吨,经济损失100亿元;马铃薯腐烂茎线虫已成为北方马铃薯、甘薯的毁灭性病害,威胁马铃薯产业安全。
存活能力强、耐低温也耐高温、寄主广泛,线虫病害的特点决定了防治非常困难,预防尤为重要。线虫喜欢偏碱性、透气性好、透水的土壤,盐碱地线虫危害严重。
线虫的传播途径很多,种子、土壤、农机具、水等都可以传播。目前跨区联合收割机作业普遍,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病虫害的扩散。彭德良建议,在进行跨区引种或作业前,应进行消毒处理。
根结线虫是目前生产中常见的线虫病害,是粮食、蔬菜等经济作物的重大病原物之一。姜瘟病是根结线虫和细菌等的复合侵染,在香蕉、胡椒上也常见根结线虫侵染。根结线虫发病后,植物地上部呈现黄化、矮化、失绿、卷曲、畸形、色泽失常和早衰等症状,植株矮小,严重时整株枯死。地下部根受害往往表现出根丛生、肿大、整个根系形成根结、块根块茎腐烂、根系变褐色、短粗根等现象。
目前生产上防治线虫的对症药物主要是噻唑膦、阿维菌素等,不过一些地方的蔬菜根结线虫对上述药剂已出现抗药性。在今后相当长时间里,化学防治将是土壤线虫防治的主要手段,研发低毒高效杀线虫剂有广阔的市场。
另外,线虫症状和黄化、矮化等缺肥缺水症状相似,防治根结线虫,首先要对病害种类有清晰的认知。彭德良课题组研发出小麦孢囊线虫的轻简化LAMP快速检测技术,在65℃水浴1小时内肉眼可判断,灵敏度可以达到1/200000条线虫,适于基层农技部门和田间使用。
彭德良表示,线虫病防治需要多管齐下。种子种苗检验是基础,很多根结线虫随着种苗携带,应加强种苗、种子调运和进境检疫;培养无病壮苗是重点,精选种子,采用无线虫土壤和基质育苗,达到壮苗效果;土壤清洁健康是关键,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和农业措施土壤处理;抓住关键时期,播种前和移栽前3~5天施药,减少初侵染来源,配合生长后期药剂灌根,最终控制病害。
上一篇:小麦地下害虫播前防治最关键
下一篇:水稻恶苗病防治